政府采购信息| 网上办事大厅| 医疗工作| 双特建设| 图书馆| 协同创新中心| English| 校务公开
杏林风采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尚真书院成功举办茶文化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消息来源:尚真书院


讲座现场


本网讯(文/郑金菊 图/王高展)为深入践行“五育融合” 教育理念,以传统文化浸润美育实践,2025年5月6日,尚真书院在俊学楼A114报告厅举办主题为“跟着陆羽《茶经》学制茶”的问学大讲堂专题讲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陆羽清饮煎茶法第二代传承人翟芝伦老师应邀主讲,与书院育人导师及百余名学生共赴千年茶约,在唐代制茶技艺与饮茶文化的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传统工艺的美学价值与育人内涵。

翟芝伦老师以“中国是茶的故乡”破题,从贵州出土的百万年茶籽化石切入,串联起茶从药用、菜食、汤煮到冲泡品饮的千年演变脉络。她援引《神农本草经》中“神农尝百草,得荼而解之”的传说,生动诠释茶的起源与早期利用,强调“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的文化根脉。随后,她聚焦唐代茶文化巅峰,围绕陆羽《茶经》详细解读主流的饼茶技艺——从“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的七道制茶工序,到“炙烤饼茶、碾末筛罗、煮水煎茶”的清饮流程,每一处细节都展现着古人对茶性的深刻理解与 “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

互动环节中,翟老师带领师生亲手模拟《茶经》中的制茶工艺:鲜叶经蒸青软化后,置于陶钵中捣成茶泥,再倒入模具拍压成型,最后焙干穿串。随着一片片饼茶初具雏形,学生们切实感受到 “一片茶叶的千年旅程”。参与体验的学生感慨道:“原来每道工序都藏着古人的智慧,蒸青要掌握火候,捣茶需用力均匀,拍模更讲究形制规整。”翟老师借此强调,非遗传承不仅是技艺复刻,更是对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接续,“传统制茶中的每一步取舍,都是人与茶、人与自然对话的智慧结晶。”

此次讲座作为尚真书院“问学大讲堂”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与传承,更是书院推进“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的创新实践。未来,尚真书院将继续秉承“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宗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育人元素,构建“德智体美劳”深度融合的教育生态,为培养兼具人文情怀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贡献力量。


(编辑 吴晋一;审核 贾姝)

最近更新